京城。
文华殿。
朱高炽在读书。
读的不是四书五经,而是奏疏。
朱元璋批复的奏疏,朱标批复的奏疏,朱棣这两年批复的奏疏,最让朱高炽啧啧称奇的是朱标的奏疏。
洪武十年。
朱标二十二岁的时候,朱元璋就让朱标监国了。
这是历朝历代都稀罕的事情。
从来没有哪个皇帝,会这么培养和放权给太子,朱元璋可谓是独一份。
朱标监国的时间长达整整十五年。
这是什么意义?
满堂文武都是朱标的臣。
清朝康熙晚年。
因为八儿子在朝堂有好名声,不但臭骂了一通,还废了他的继承皇位的资格。
两种做法,谁的心胸宽广一目了然。
在教育儿子和培养儿子方面,朱元璋绝对不是康熙可以比的。
对于做的好的儿子,朱元璋就夸奖,对于做的不好的儿子,朱元璋就会批评和惩罚,并且从来不掩饰向天下隐瞒,记载入实录中。
而康熙那么多的儿子。
却没有记载过有在民间不好的事,可能康熙的儿子都是爱民如子的吧。
朱高炽已经读了十几年的书。
更处在过信息大爆炸的时代,他对四书五经不感兴趣。
不是这个时代,这些书没有作用,而是朱高炽有更好的东西。
看奏疏又不同了。
可以通过这些批复的奏疏,朱高炽能看清朱元璋,朱标,朱棣三个人不同的做事方法。
朱元璋细,朱标全,朱棣慎。
朱元璋处理的奏疏,回复经常为长篇大论,把道理掰碎了,恨不得直接灌入到官员的脑袋中。
同时。
经过看这些奏疏,朱高炽对于朝廷的运作和构架,以及朝廷与地方的往来,有了更清楚的认知。
文华殿很安静。
没有人打扰皇太孙。
抱着一本书的官员,在文华殿外问道,“皇太孙可好?”
“皇太孙在用心读书。”
那名官员点点头,然后走了进去。
“皇太孙殿下。”
“黄先生。”
朱高炽抬起头看清楚来人,连忙让人赐座。
来人是黄淮。
未来永乐朝的内阁首辅,如今是文华殿东房中书舍人,今日看来是黄淮在文华殿值班。
黄淮很平静。
不久。
文华殿重归安静,黄淮看书,朱高炽看奏疏,倒是互不打扰。
反倒是朱高炽坐不住,好奇的问道。
“别的先生都喜欢向我教导道理,唯独黄先生不同,我不问,黄先生就不说话。”
黄淮面不改色。
仍然一脸的平静,仿佛不在意。
“臣才能不足以教导皇太孙殿下。”
朱高炽有些怀疑,不禁问道:“难道黄先生对我有不满意的地方吗?”
虽然朱允炆去了广东,不代表人们就能转变心意。……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本站网站:.kuaishuku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穿进乙女游戏后我翻车了 当青春幻想具现后 您的老岳父已经上线[快穿] 极拳转生 诸天最强大佬 寒门枭龙 家园/隋乱 缚蛟 [柯南]降谷的背后灵 高山牧场 诸神游戏 农夫凶猛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逍遥游 人道纪元 我是高手我说了算 剑装 诸天影视:从截胡柴郡主开始 天天中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