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读小说网 > 穿越攻的种田科举路 > 23.第 23 章

23.第 23 章

书读小说网 www.shudu.org,最快更新穿越攻的种田科举路 !

    谢景行刚开始觉得和其他人不熟, 还让方安成帮着吩咐其他孩子,没一会儿就发现,根本不需要方安成当传声筒, 其他孩子也都很听他的话, 大家一起动手, 很快就将准备工作做好了。

    这里最大的就是方安成,十二岁,其他的都是些小萝卜头, 这么几个人要将这里的鱼全赶进凹槽, 怎么都是不太够的。

    “你还有其他伙伴吗全喊来。”谢景行问旁边的方安成。

    “就这些了, 剩下的都是比我们大的,要帮着家里干农活。”见谢景行不满意, 犹豫着又说“再不然就是些女娃, 女娃可以吗”

    “当然可以。”只是赶鱼, 还分啥男娃女娃的。

    “我去叫我姐。”听见谢景行说女娃可以, 边上一个叫虎子的男孩很是机灵,立刻转身,没等其他人反应就跑走了。

    其他人互相看了看。

    “我去喊我妹。”

    “我去叫我堂姐。”

    不多时, 人就跑了个干净, 谢景行赶忙喊“家里有钉耙的记得带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人到齐后, 谢景行数了数人头, 居然有十六个。

    这么多人, 撵鱼是绰绰有余了,就是到时候河里的鱼够分吗

    他们上河后,没有人在水里捣乱,鱼就在水里静静浮着,连尾巴都是隔三差五才摆两下。

    希望数量能多点, 他可都想好了,今天中午回去了就做泡菜鱼,好久没吃了,想到泡菜鱼的味道,谢景行居然馋地咽了咽口水。

    所有人都下了河,按照谢景行的嘱咐,推着钉耙围成一个半圈,缓缓往前行。

    那钉耙是用又宽又硬的竹片做成,中间又细又密,稍微大点的鱼都钻不过去。

    吆喝着一起慢慢往前推,水里的鱼被惊扰,搅动起水花,,河面到处到时鱼翻到身体的动静,最后也只能不甘不愿地被赶进了凹槽。

    水很快沿着石缝渗下去,大家看着石头上大大小小的鱼,不时发出惊叹声,“天啊,那条鱼好大。”

    谢景行也看着,居然有一条快及得上他整个手臂长了。

    除了这条,其他稍微大的有十来条,小的差不多有二三十条。

    没想到收获这么大,他们只赶了一次,肯定还有漏网之鱼。

    谢景行说了要赶尽杀绝,就得说到做到。

    让大家来回推了几次,感觉里面真的一条鱼都没了,谢景行才开始带着大家清点今天的收获。

    后面几次虽没第一次多,加起来却也不少。

    反正是白来的,大家也不斤斤计较,谢景行数了条数后,估摸着每条鱼有多大,给大家平分了。

    鱼滑,一不小心就从手里溜出去,他去河边扯了把野草,仿着曾经看过的,将野草穿过鱼的两腮,打了个死结,就可以拎着走。

    大家伙领到鱼后,脸上挂满了笑。

    农户人家,谁家也不能跟地主一样,要吃顿荤腥可难得很。

    这些鱼拿回去让家里人做了,虽然比不上猪肉有油水,也能解解馋虫。

    谢景行拎着那条最大的鱼往家里走去,那大鱼的嘴边还串着几条手掌大小的鲫鱼。

    主意是谢景行出的,也是他带着众人赶鱼,大家有志一同地把最大的那条分给了他。

    他也没推辞,只是后面分小鱼的时候,只要了几条鲫鱼,准备回去给周宁做鲫鱼豆腐汤喝,反正大家分得的斤数都差不多,谁也不吃亏。

    到家时鱼还鲜活,将几条鲫鱼解下来,放到装了水的木桶里,鲫鱼生命力强,只要注意勤换水,可以活好几天。

    谢定安还没回家,看了眼快升至头顶的太阳,应该也快回家了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也来不及买豆腐,手疾眼快地抓起一条鲫鱼清理干净,用小锅掺了水和调料,放在炉子上开始熬。

    谢景行做饭的手艺可不差,一直一个人生活,到外面去吃总觉得太贵,还不干净,常常自己开火。

    等先把周宁的饭食做上了,谢景行才把大鱼拿了过去,先清洗干净,利落地除去鳞片、内脏和鳃,在鱼的两面各切几刀花刀,再过一遍水,就放在小簸箕里沥水。

    从泡菜坛里又抓了些泡芽菜头,泡辣椒和仔姜,还把最下面的泡青菜也抓了一把起来。

    先干脆地将泡青菜挤干水分,仔姜切片,辣椒切成细末。

    谢景行才空出手去了灶膛后面,将火升起后,往里面放了两块大干柴,就可以不用管了。

    干锅冷油,油放了约一碗的量,开始冒烟后,将沥干的鱼轻轻放进去,慢慢炸。

    谢定安刚爬到山坡上,就见自家厨房冒起了炊烟,还没走进院子,就闻到了一股香味儿,本以为是岳母又下来帮着做饭,进到厨房却发现是谢景行在动手。

    进来后香味越发浓了,谢景行也发觉了谢定安,“阿父回来了,院子里晒着一盆热水,你先去冲洗一下,凉快凉快。”

    “你一个人行吗”

    “可以,你去吧,等你洗完就可以吃了。”谢景行不在意地挥了挥手。

    等谢定安出了厨房,谢景行捞起锅中的鱼,将旁边切好的辣椒末和姜片一起放了进去,再往里加了些料酒、酱油,最后往里倒入清水和泡青菜丝,煮沸后将鱼放进去,再焖煮几分钟就好了。

    谢景行今早发现碗柜的一个饭盆里还剩着有几个馒头,就没有做饭,而是将馒头放在了一边蒸热。

    果不其然,待谢定安收拾好后,谢景行已经将饭菜端进了堂屋。

    这时周宁的鲫鱼汤也熬好了。

    周宁早已闻到了香味儿,谢景行一直忙活着,他也没出声问,看谢景行端着鱼汤进来才笑着说“景娃做的饭可比你阿父做得香多了。”

    谢定安干脆将饭食一起端进了周宁屋里,放在床边的小方桌上,大家一起吃着热闹些。

    听见周宁损他,也没反驳,只叫谢景行过来吃饭。

    谢景行没有坐下,而是说“阿父先吃,我厨房里留了一份,先给外祖家端过去。”说完急急冲出房。

    谢定安都没来得及拦下谢景行,他去还能更快些。

    周宁一直微笑看着。

    谢景行急匆匆地端着鱼送去了周家,周家也正要吃饭,刚把饭菜端上桌。

    放下鱼后就要走,被外祖母拦着又塞了好几个馒头,才放他回去。

    谢定安和周宁都还没动筷,一直等着他。

    等谢景行也在桌旁坐下后,谢定安先给他夹了一筷子鱼肉,自己才又夹了一块送入口中。

    都饿了,鱼的味道也好,等填了填肚子后,三人才有功夫闲话。

    “你们今天在河里捉鱼时,没往河深的地方去吧”谢定安一直以为他们是去耍着玩儿,没想到真能有收获。

    他们这个地方虽然有河,吃鱼的却不多。

    河里深,水也急,以前淹死了好几个大人小孩,之后村里人就少有下水摸鱼的,要游泳也是在河边上,不往深处去。

    镇上虽然有卖鱼的,但要好几个铜板一条,收拾干净了,连肉带骨头,说不定一斤都没有,在农家人看来实在不划算的紧,渐渐地大家吃鱼就变少了,要是真馋油水,直接在镇上割块肉,大人孩子都高兴。

    没想到谢景行头一次下厨就做的鱼,味道还这么好。

    “对,就在最浅的那处河里。”

    “那以后也得小心点,河里到处都是那种光滑的石头,一不小心踩滑了,就能摔进去。”周宁叮嘱谢景行。

    “好,阿爹,鱼汤好喝吗”

    “好喝。”周宁笑弯了眉眼。

    “今日只熬了鲫鱼,明日有空我去买块豆腐,一起炖鲫鱼豆腐汤,里面的豆腐也好吃,这汤对身体也好。”

    “那我就等着了,明日好好尝尝这鲫鱼豆腐汤。”

    屋外骄阳似火,房子里吃着饭唠着家常,很快就将饭吃了干净。

    厨房是谢定安去收拾的,吃了饭,谢景行有点口渴,倒了杯水慢慢喝,在屋里陪着周宁。

    看谢定安收拾完后进了屋,谢景行准备回房去休息,没想到被谢定安叫住了。

    “今日上午我已经将地里的活全部处理好了,我准备明日上山去采药。”谢定安也倒了杯水。

    谢景行也不意外,他家收入的大头就是卖药材的钱。

    “去多久”以往谢定安去山上的时间有长有短,多则两三天,有时是当日去当日回。

    “应该会多待些时日,这次需要多采些药,到时候去镇上卖给保安堂,不能总让吴老大夫出诊,镇上药堂等着他的病人也不少,得把两个孩子抱去让他再看看。”

    谢锦君和谢若从出生后,没出过什么大问题,但在古代,早产儿健康活下来的几率可不大,谢家人只是一直保持着乐观心态,不愿往坏处想,其实心里还是绷着根弦。

    让吴老大夫多看看,时刻注意他们的身体,免得真出了事儿,后悔也来不及,这个天气去镇上也不担心受凉。

    “行,你去吧,我能顾得住家里。”谢景行说,他又不是真的孩子。

    “那就交给你了。”谢定安拍了拍谢景行的肩,“回去休息一下吧。”

    谢景行倒在了床上,其实他还是担心谢定安上山,山里蛇虫鼠兽那么多,他在山里出了事,他们也不知道,只能在屋里干等着。

    但他暂时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解决家里的困境,根本说不出阻拦谢定安的话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