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读小说网 > 穿越攻的种田科举路 > 第 17 章

第 17 章

书读小说网 www.shudu.org,最快更新穿越攻的种田科举路 !

    没等谢景行再多寻思面前的这锅食物到底咋样,谢定安已是从橱柜拿出了三个碗。

    一个碗装得满满当当,看样子就是谢定安自己的,另一碗装了大半碗,最后则是半碗给谢景行,刚好把锅里舀了干净。

    不要小看这半碗,谢景行吃饱是绰绰有余的,这碗可是比他脑袋还要大半圈,周宁则是先让他垫个肚子,待会儿外祖母会端糖水鸡蛋下来,这是昨日说好的。

    昨日来客送的鸡蛋,还有镇上买的红糖,谢定安让外祖母全拿了回去,兴许是他对自己的手艺也不太自信,就央着外祖母每日做了给周宁送过来,顺便有多的汤汤水水还能给周家其他人甜甜嘴,尤其是秀姐儿,大炎朝糖价贵,长这么大了吃糖的次数屈指可数。

    谢景行没等吩咐,自己端上自己那碗跑堂屋去了,谢定安一手一碗跟在后面,嘱咐着说“慢着点,别烫了。”

    谢景行稳稳当当地将碗放在了桌上,坐下后看着面前这碗热气腾腾的野菜面汤,没多犹豫,拿着勺子舀了一勺往嘴里送去。

    刚出锅还很烫,谢景行嘶哈了两下,囫囵吞下了肚,出乎意料地是,味道居然不差,虽然比不上其他人的手艺,但还算是能入口,看向边上坐着看着他的谢定安,笑着说“阿父快吃。”

    谢定安见谢景行大口吃着的模样,“够吗不够我再分你点。”

    谢景行忙摇头,“够了。”

    见谢景行一点不嫌弃的样子,谢定安心理带着丝酸楚,这段时间真的是委屈他了。

    原来他状况虽然不好,但在谢家有他和周宁护着,日子过得多好,他和周宁有什么好东西都留给他。

    周宁早产后,谢景行明明也被谢家人砸了头昏倒在地,他又不在家,清醒后,也许还没摸清周围的状况,就得撑着小身板赶忙先找人帮忙,顾着周林生产,后又连夜赶去镇上找吴老大夫,好不容易遇见了他们,回去救下了周宁,接着又是断亲、搬家,忙忙碌碌了这么多天,才能坐在这儿安稳地吃口饭,吃的还是自己随便糊弄做出来的。

    现下家里还欠着账,周宁和刚出生的两个孩子,用钱花销大,后面的一段日子,不出意外都得节衣缩食,日子得紧巴着过,这孩子也从不曾有什么怨言,天天开开心心地跟着大人跑来跑去。

    昨日还替自己忧心家里的田地,才刚刚好转过来,就得帮他做事儿,还要为家里大人操心。

    “景娃,接下来一段日子都得委屈着你,等你阿爹身子好转了,两个弟弟也好些后,日子兴许才能变好。”

    见谢定安神色间带着丝丝内疚,谢景行忙咽下嘴里的饭食,出声安慰“我怎么会委屈呢这日子已过得很好了。现在没有了丰里村那一家人打扰着,就我们自个生活在一处,还有外祖他们在身边,我不知道有多开心。你们还给我添了两个弟弟,我可喜欢,现在阿爹要吃药,我们肯定得先顾着些他们,只要阿爹还活着,就算什么都没有,我也不在意。”这是谢景行的心里话,这日子过得再好,也比不上他在现代见识过的那些,但他还是愿意留在这边,就是因着这边有亲人。

    谢定安听见这话,心里很是欣慰,笑意冲淡了他脸上的冷硬,气氛很是温情脉脉,“那快吃,吃完了我们去找村长分地。”

    谢定安也不怕烫,几口喝完了一整碗面汤,端着一直放在桌上凉着的碗,走进了周宁房里。

    两个屋子紧挨着,古代的房屋可没有隔音效果,两人的谈话被周宁听在了耳里,接过碗时,周宁眼眶泛红,“景娃太懂事了,是我们对不住他。”

    谢定安转身将另一侧的蚊帐也给挂上,“没事,等地分好后,我先将地给收拾出来,之后我就进山寻药,现在山里的何首乌和一些其他药材正适合采收,到时候我在山里多待两天,多寻摸点儿去卖。”

    周宁深知现在家里的难处,没有多说,以往他总是会劝着谢定安少去山上,当初他的腿就是在山上遭难后瘸的,他宁愿谢定安去镇上或县城做工,虽然钱少着点儿,离他还远,但更加安全。

    “你吃了将碗放着,等我回来收,我先和景娃去村长家。”

    “好,你去吧。”周宁收拾好了情绪,温声说道。

    谢定安去给周宁送饭的这一段时间,谢景行已是将两人的碗筷收拾进了厨房,手脚利落地淘洗了干净,现在正在院子里等着。

    没有多说,两人相伴着就朝村长家行去。

    到村长家时,村长已是在院子里等着了,拿着一根烟杆坐在矮凳上,手里正在往烟斗里塞着烟丝。

    谢定安向村长问了声好,谢景行也赶忙跟着打了声招呼。

    毕竟是村长家,日子过得比其他人家好些,五间青砖盖的大瓦房,还另有四间规规整整的土砖房,房子上都是瓦片,不见一根稻草。

    院子里除了村长,还有一个老妇人正在筛着黄豆,不时往外捡出一些碎石子和草屑。

    村长夫人姓余,大家都叫他余婶子,凭谢景行的年纪,他得叫余奶奶。

    谢景行想要招人喜欢的时候,很会为人处事,刚跟村长问完好,马上就冲余婶子喊“余奶奶好。”

    “唉,好。”余婶子笑着回应,脸上满是慈爱,谢景行这么懂事乖巧,比家里的那几个皮小子不知听话多少,没见谢景行一大早只跟着他阿父一起,也不见到处玩,自家那几个早不知道去哪儿了。

    赶忙放下手中的簸箕,余婶子起身想要去倒两碗水出来。

    谢定安见状,忙说“余婶子别忙活了,我们刚从家里吃完饭出来,现在只管找着村长一起去看看地。”

    余婶子也不客气,停下了动作,冲着村长喊“没看人都到了,你还不赶紧放下你那破烟,早点去帮着人把地给定下来。”

    方村长动作仍是不紧不慢,几十年的夫妻,他都被余婶子大小声惯了。

    在凳脚上敲敲手中的烟斗,方村长才站起身,“走吧,早去早回。”

    三人一路行去了河边,路上不免遇到许多村民,太阳还没高升,不少村民趁着天气凉快点,在田间忙活。

    经过河边时,有不少妇人正端着木盆洗衣裳,不时相互交谈几句。见谢景行三人向这边走来,知晓他们是去看地,纷纷打招呼,早在谢家刚搬来,村里就议论了个遍,所有人都认识了谢家人。

    让谢景行奇怪的是,不少人打招呼的时候,会带着奇特的神情上上下下打量他几圈,他们走过后又继续交头接耳,距离较远,他也听不清他们在议论些什么。

    尽管疑虑重重,谢景行到底是跟众人不熟,没去询问,安静跟着村长和谢定安往地里走去

    不多时便到了浅滩,谢定安看看眼前的荒地,确实没什么好选的。就指着最靠近河边的两块地对村长说“就这两块儿吧。”

    见谢定安选定了,村长说道“皇上圣恩,大炎朝新生孩童,不拘性别都能分得一亩田地,你别看这地里长着杂草,却是实实在在的好地,只需要烧好荒,肥得很。”见两人点头应承,才又继续说“其他你都应该知晓,大炎朝的土地一项是十税三,你家只得这两亩地,兴许是不够,若还想买的话,一亩十三两,同样是十税三。”

    比起前朝十税四,甚至朝廷缺钱时十税五的税收,确实是少多了,一家人只要勤劳肯干点,不遇到灾荒天气,都是足以维持温饱的。

    “地已经选好了,剩下的登记等事宜我来就成,你过个几日来我家拿地契,这段时间你好好琢磨琢磨这田里能种些啥,可别再荒着了。”说完留下两人先回家了,他家也还有一干事儿等着忙呢。

    谢定安看看天色,只有两亩地,完全可以趁着今日天气好先收拾出来,明日再来平整平整,之后找着周围人家借点菜蔬种子种下就成了。

    心里盘算着,谢定安便对着谢景行说“你回去院子里把镰刀和锄头拿来,顺便带上火折子。”谢定安准备将长得高的杂草先割下来,可以带回家引火,他家新搬来,柴火也是不够用的,剩下的就不一一处理,将边上挖开隔出个隔离带,一把火将地里全给烧了。

    要真一株株拔草,再将其中落下的各种草籽等捡干净,就谢定安一人不知得干到什么时候。

    刚好今日没风,边上就是河,也不担心着起大火来。

    谢景行脚步飞快地跑回家拿了东西过来,这一路上对着他议论纷纷的人更是多了,前几日他去村民家买东西也不见他们这样,近日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大家突然对他转了个态度。

    不会又像丰里村的那些村民一样,背地里说他傻子吧,可他现在也不傻了,谢景行满腹疑团,但现在更重要的是将家里的两亩地给开出来,没有闲工夫去找原因。

    很快谢景行就拿着东西返回地里,谢定安本是想让他在一边看着就成,这地里面的杂草叶片很是锋利,一不小心就能割个口子,他皮糙肉厚的没甚大碍,就怕谢景行到时候身上不舒服。

    谢景行说他前个儿都在这地里摘野菜了,身上也穿着衣裳,割不着,硬是下地去帮了忙。

    两人昏天黑地的好一顿忙活,好在谢定安体力好,动作飞快,日上中天时总算是将两亩地收拾了出来。

    谢景行直起身看着自家地,比着旁边的荒地显得格外利索,地面只有杂草烧成的灰,没有其他杂物,平整均匀,心理顿时成就感满满。请牢记收藏,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